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機關介紹 > 認識大安 > 歷史沿革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先民過往

歷史沿革
先民團體合照  漢人大量移民來台乃17世紀以來之事。在漢人移墾之前,已有先住民居住其間,大致可分為平埔族及高山族兩大類。
  平埔族之村落,大多稱為「社」。康熙36年(1697)郁永河來台,據其所著「裨海記遊」.即有大甲社之記載,當其時「番社」錯落,以大甲迤南之崩山為標幟(又稱蓬山),故傳有「蓬山八社」之稱。蓬山八社為道卡斯族(Taokas)部落主體群,其範圍包括大甲溪、大安溪下游一帶地方。茲將其八社簡述於下:
  1.大甲東社:位於今外埔區大甲東、馬鳴埔附近,先民圍觀歷史照片雍正9年(1731),大甲西社林武力之役,該社配合清廷救平,而成為今日大甲地名之濫殤。
  2.大甲西社:位於今大甲區番仔寮附近,雍正10年(1732)林武力之亂平後,改稱為德化社。
  3.日南社:位於今大甲區日南星一帶。
  4.雙寮社:位於今大甲區建興里附近,因大安溪堤防之修築而淪為河床。
  其餘尚有苑里社、日北社、房裡社、瞄孟社 、吞霄社等,均在今苑裡鎮與通霄鎮內。
 
漢人之移墾與開發

第一收容所狀況歷史照片  大安港舊稱「海翁窟港」(海翁即鯨魚,今海墘里一帶)。康熙40年(1701)前後.有部分漢人由鹿港北進並自大安港、白瓦厝港登陸,抵此拓墾,其間有閩籍之張、林兩姓及粵籍邱姓族人率先開墾大安、鐵砧山腳、日商及九張犁等荒埔。
  嗣後,本區一帶開墾日進而逐漸發展,清康熙45年(1706),閩、粵移民日眾,於今大甲地區已形成為漢人聚落。雍正2年(1724),淡水廳同知王洲訂定化番狩獵及耕種之地,以利民眾申請開墾,於是來墾者激增。康熙末葉以來,漳浦縣人林秀俊,墾號「林成祖」至此招佃墾闢,不但拓地漸廣,歲入租穀近萬石。對本地區早期開發,頗有貢獻。
  自康熙年間起,漢人移居大甲沿海平原者日多,而當地平埔族原住民,與漢人在優劣懸殊競爭結果,不無漸次漢化,或被迫他遷。同時更因在大量開墾後,形成漢番關係之複雜錯綜化,其所衍生民先民開會歷史照片番糾紛,層出不窮,結果於實質上土地之支配權落在墾戶,而土著族只留有收租權而已。亦因漢番是接觸頻繁,生存競爭的後果所發生之衝突,如越界侵墾、訛詐、倡亂等糾紛事件迭起.其間最著者,如明永曆36年(1682)大甲七社番亂及雍正9年(1731)大甲西社林武力(Rim|Vurak)等倡亂,官憲為爭功迫害族人,遂引發聯社圍攻縣垣,而形成早期台灣中部大動亂。事平之後,大甲社改為德化社, 沙轆社改為遷善社,牛罵社改為感恩社。

 
漢人社會之建立
國小升旗歷史照片  本區位居大安溪扇狀平原之扇端,原有平埔族道卡斯(Taokas)分布於大甲溪以北,至鳳山溪以南之海岸平原及苗栗河谷平原內,而大甲一帶昔為道卡斯族大甲東社、大甲西社(德化社)、雙寮社、日南社之社域,即舊志所稱「崩山八社」之一部分。相傳:永曆23年(1669),右武衛劉國軒鎮守半線(今彰化),曾遣軍屯田對此,以控制崩山(又稱蓬山)八社族人。鄭氏時期,漢人移墾此地不多,偶有海上漁舟至此避風駐足而已。康熙36年(1697) 郁六河「裨海紀遊」所載:「渡八三溪,率相越不半里:已渡過大甲社(即崩山)、雙寮社,至宛生社。」並未提及漢人聚落,可見當時漢人移民至此者尚寥寥無幾。
  康熙末葉以來,由南部北進之移民潮,適然而至。據諸蘿縣志所載,已越大安溪北上者日多,因大量漢人之入墾,致引發雍正9年(1731)大甲西社為首,聯結中部10餘社平埔族參與倡亂,圍攻彰化縣城達4個月之久。未幾大安港開闢,中國沿海移民由此登陸者日增,尤以漳浦人林成祖對雍正年間至此墾殖,興修水利,雖旋聞往北部開發,即為本區奠定其開拓之基礎。迫至乾隆末年間,本區大安港不但為台灣中部重要移民登陸口岸,其貿易勃興,亦為大安港之鼎盛期。
先民公祭留念歷史照片  據苗栗縣志記錄:「乾隆年間,大甲漸成市肆。」,茲由蒐集族譜資料得知,早期入墾者有康熙40年(1701)前後之鎮平人邱姓、乾隆中葉之漳浦人林姓與南安人之陳、黃、張姓及同安人王姓等。惟嘉慶年間,分類械鬥迭起,而客籍移民更向苗栗地區遷徙;道光以後,漳人大批移住葫蘆墩(今豐原區)方面,本區遂形成為泉州籍住民為主體之聚落。
  嘉慶21年(1816),鹿港巡檢署移駐大甲,大甲遂為南北交通重要官道據點,對是地方士紳倡建「石堡」城,以確保街坊安全。道光10年(1830)大甲分設中軍守備,而大安汎亦添設把總,外委各1員,等兵89名。據道光20年(1840)台灣道姚瑩台灣十七口設防狀云:「大安港,舊有砲台1座,台左側矮牆10餘丈,乃北路協石營汎地。今大安港砲台設1,000斛砲2位,200斛砲2位,以本汎把總帶兵70名,大甲巡檢帶鄉勇200名守之。」至此,大安港不但為大甲地區貨物輸出之海口,其海防地位亦日漸升高。
先民迎親歷史照片  大安港開發頗早,並具有相當重要地位,但有關本區開發資料卻不多。據淡水廳志所載:「道光21年(1841),同知曹謹編查戶口,城南四堡有1萬3千1百30丁口。」而城南四堡即為大甲堡,轄有63莊社,其所涵蓋範圍即今之大甲、大安、外埔及后里等4區。惟是時本區所轄已有大安港、海墘厝莊、北汕莊、頂大安莊、下大安莊、十三甲莊、五甲莊、田心仔莊、三十甲莊、田中央仔莊、頂莊仔莊、腳踏莊、溫寮莊、龜殼莊、中莊、南莊、南埔莊、東勢尾莊、六塊厝莊、水汴頭莊、福興莊、埔姜林莊、三塊厝莊、牛埔仔莊等聚落。
  本區早期漢人移民主要來自泉州二邑(晉江、惠安、南安),依據日人所作調查.始有較詳細之漢人祖籍別資料,惟此一資料亦無法排除清領時期分類械鬥所造成之同籍聚居之影響。
早期建築歷史照片  由上揭可知,本區早期移民除來自泉州府外,其他地區,更是寥寥無幾(因永春州移民,大多等住六塊厝,現為大甲區文曲里),同時有半數以上人口為三邑人。然而早期移墾社會,除重視同籍地域,對對血緣關係,同姓聚居亦有相當重要性,誠如當時本區以陳姓(831人)、黃姓(448人)、林姓(316人)及吳姓(399人)所佔比例最高,對是形成本區後來尚以陳 、黃、林、吳姓等四大姓為主流。
 
章、泉械鬥
  鄭用錫「勸和論」云:「顧分類之害,莫甚對台灣」。合為正方雜處,林逆倡亂以來,有分為閩、粵焉,有分為漳、泉焉。閩粵以其異省也,漳、泉以其異府也。今以異省、異府苦分珍,王法在所必誅。荊同為一府,而亦有秦、越之異,是變本加厲,非奇而又奇省哉乎。
  大體而言。早期移民發生械鬥之上要原因。皆興利害衝突有關。對足結合同籍同宗之關係下而衍生其集體械鬥。本區自康熙末年開闢以來,先民泉人多居海墘厝,上/下腳踏/溪洲/東勢尾等地。而漳人則以頂大安/田心仔/三十甲等地為主。乾隆末葉。大安港街肆日盛。已擁有3、4千人。嘉慶10年。陳/蕭三姓族人。為擴大貿易。更遷至北汕一帶。
  • 市府分類: 便民服務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9-05-01
  • 發布日期: 2012-10-25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大安區公所
  • 點閱次數: 4638